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唐代王维撰的《山水论》
(文章封面)
|聆听音乐,品读文章|
方锦龙-高山流水03:23来自游艺草庐
编辑:游藝散人
点景画法
山水画除了主体山石、树木、云水而外,往往于位置明显处画以人物、舟船、建筑、动物等,叫做点景。点景在画中占位置虽小,却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增添了画面生气。画点景要认真不可草率。点景多用重墨勾画。画人物要概括简练,只画出动态姿势,无需画眉眼。
《踏歌图》轴,南宋,马远作,绢本,设色,纵192.5厘米,横111厘米
马远 《踏歌图》局部
人物安排要有聚散、顾盼、呼应之势。地域不同舟船形状各异,停泊行驶要合于情理,行船要扬帆顺江而行,不可船横江中,停船要靠岸边码头。船宜取半侧角度,不宜太正,船与水交接处不可勾死,要虚才有浮于水面之感。水静时可画倒影,水动时不画。亭台楼阁、茅屋瓦舍布置要合理,有正侧、高下、大小、疏密、藏露等变化。画桥亭要玲珑剔透,有船、人物、树木穿插其间更好。现代建筑楼房,高压线塔、公路等皆可入画,用线要参差变化与画面笔调统一。有时画中不设人,只点以麋鹿牛马羊犬水鸟飞雁之属,也能使画面添生气。
元 陆广《仙山楼观图》局部
清 樊圻《江干风雨图轴》局部
点景小船有十数只,小船沿江布置显示了河流走向。另外,小船有疏有密,密处五六只,疏处一二只。小船有虚有实,有的很淡,有的很重,有的只露船头或船尾,雾中小船更是若有若无。此外大小相间有行驶、有停靠,虽是点景,变化依然很多,给欲晓的漓江增添了气氛。
总结:点景位置的选择,应视画的内容和整体构图来定。可画在最突出明显的位置,也可画在空白或幽暗的地方。点景的表现方法可以多样化,但要与画面气氛、基调、风格相协调,以少、简、精为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