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开启辅助访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席搜索
百度搜索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资讯
前沿
论坛
BBS
群组
Group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首席设计
»
论坛
›
设计漫话
›
绘画雕塑
›
松烟墨、油烟墨、御墨,墨竟然那么多分类! ...
松烟墨、油烟墨、御墨,墨竟然那么多分类!
[复制链接]
3618
0
三文鱼
发表在
绘画理论
2024-8-26 17:08:52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生活中,看到各种名画、书法,你有没有一种想法,究竟怎样才能让一瓶墨水变栩栩如生的画作呢?
泼墨飞马
各位朋友,继上一期分享的毛笔,这期我们来讨论一下文房四宝中的墨。据小编以前的记忆中,对墨的认知就是:黑色的,写毛笔字用的,然后小学时候就是用来各种的图鸦,现在想来,实在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啊!
水墨图鸦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墨,这方面和上期的毛笔一样,一样是很有历史追究性的。
墨,简单点来说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墨的水分及胶的成分不同,会影响到墨的黏度。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墨,其黏度有所不同。另外,初制成的墨的水分亦较多。另有存放时间较长的墨,其致密度较高,并经过长年累月的干燥,使墨色的立体感更高。这种墨在日本被称为“古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墨毛笔字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中国考古发掘出来公元前14世纪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迹,还从湖北云梦县发掘出来战国时代的墨块。《庄子》中有“舔笔和墨”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用毛笔和墨水了。
《述古书法纂》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古代写字,以竹挺点漆,后磨石炭为汁而书,叫石墨。秦汉多用松烟、桐煤制墨。现知最早的烟墨,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现。当时的墨,是一些小圆块,没有模制成锭。
砚台磨墨
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
魏、晋、南北朝墨的质量不断提高。北魏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其中写下了我国最早一篇讲制墨工艺的《合墨法》。唐代制墨名工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宋代墨工潘谷是造墨高手,苏东坡、黄山谷等书画家极为推崇。明代邵格之、程君房、方于鲁等各树一帜,歙县与休宁两派制墨,争奇斗胜,所制精品,距今三百余年,仍彩色焕发。清代制墨,主要向“精鉴墨”(专供鉴赏的墨)和“家藏墨”(多作收藏或馈赠亲友之用)两方面发展,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
墨工艺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清'
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多以动物或植物油等取烟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最常见的桐烟墨,坚实细腻,具有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中国画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选择墨锭时,要看它的墨色。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按用途可分为普通墨、贡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礼品墨等。
御墨
御墨,顾名思义,当是皇室宫廷用墨,前文所说南唐李煜封李廷珪为墨务官来看,最迟在唐代末期已专门生产供皇室使用的御墨。目前所见最早为明代永乐御墨。国宝墨,牛舌形,一面为阳文涂金二龙纹,中为阴文楷书“国宝”二字,一面为四组涂金如意云头纹,中间“大明永乐年制”蓝色楷款。制作颇为精湛。宣德时亦有御墨。龙香御墨,牛舌形,一面龙戏珠凸纹,一面阴文楷书“龙香御墨”四字,下有阴文楷书“宣德元年制”款识。龙香墨原为唐玄宗御制,唐·冯贽《云仙杂记》:“玄宗御案墨,日龙香剂又(成都记):“唐玄宗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曰龙泉剂”。
御墨
贡墨
贡墨是官吏们请墨工制造并进呈皇帝的墨,均署有进呈者名款,有的同时署有墨工名款。贡墨的制作
鎏金朱砂贡墨
极精,堪称墨中精品。天书焕彩五色贡墨,共五锭,圭形,蓝色,一面饰有双龙,上下饰如意头云纹,背面隶书填金“青圭”二字,侧面有楷书“江西巡抚陈淮恭进”款识;螭龙形,绿色;轮形,黄色,一面书有“如意宝轮”四字;蚕形,朱色;玉佩形,紫色。除圭形墨外,均有青铜器上常用纹饰。墨盒髹黑漆,双龙纹描金,中间篆书“天书焕彩”四字。贡墨在制作上不惜工本,具有烟细胶清,隽雅大方,装潢精美的特点。
如图贡墨
自制墨
自制墨是按造墨者的意愿所制的非卖品,多为官吏、士绅、书画名家所制,或署有墨家名款,或署制者名款。其选料精致,亦属收藏中的上品。书画舟墨,长方形,一面阳文行书“书画舟”三字,一面阴文楷书“曹冠五藏墨”五字款识,右侧阳文楷书“康熙己酉仲秋之吉”八字。为河北丰润人著名墨工曹冠五自制墨。当时墨坛有南北曹之说,南为曹素功,北为曹冠五。珍玩墨是专为欣赏收藏而制的非实用墨,选料上乘,墨模的雕刻甚精,艺术性高,亦为墨中精品。珍玩墨的形体各异,如明方林宗的鸠砚式墨,明邵琮林的杨梅式墨,清汪时茂的响泉琴墨,清胡开文的秦权墨和地球墨等,而最为人所称道的当是胡开文墨店创始人胡天柱所造的人磨墨墨磨人墨。如,墨一组两锭,均为人形,双手于胸前捧一圆形大墨,圆墨上篆有“人磨墨墨磨人”文字。一锭金光闪闪,一锭本色细润,墨背有楷书“乙酉首夏肖琴甫倩胡开文造”款识。此墨质精、款新,为珍玩墨中的佳品。礼品墨是作为馈赠的非卖品,此类墨多注重外部的表现形式,装潢精美。由于不是实用品,故烟料较差,但其寓意明确,亦为收藏中的上品。品种有寿礼墨、婚礼墨、谢师墨等。如吴闻礼秋水阁墨,牛舌形,通体饰有流云纹饰,一面方框内阴文楷书“牧翁老师真赏”,旁阳文楷书“门人吴闻礼上”。另一面方框内阴文楷书“秋水阁”三字,右下阳文楷书填金“羽吉”长方印文。藏墨虽为小项,但历史颇为久远,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爱藏墨。平生至爱之墨有四箱之多。明清之时此风更盛,特别是名工所制之墨价值不菲,程君房曾自诩“残墨百年可比黄金”。
金墨汁
墨,在现代来说还是广泛保用的,书法家,画家,教学等等,都还有在使用,都有在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墨汁有许多书法家、画家眼里都当是宝贝一样,爱之不及啊,就和我们古代书圣王羲之一样:
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边去,把这个情况告诉夫人。
夫人听了非常担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为练书法走火入魔变得茶饭不思,随后伤了身子,就带着丫头前去劝说,谁知道王羲之正拿馒头蘸着墨水吃的津津有味。
夫人和丫头大笑,丫头说先生您有没有觉得今天的馒头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笔,若有所思的说,这酱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来潜心写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当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没有察觉。
由此可知,墨汁不只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还是许多人钟爱的文化,在一些书法家看来,可是比酱汁都美味的,不过小编没有试过,各位朋友也不要去做对比哈,因为小编也不知道吃了墨汁会有什么反应。
好了,本文关于墨汁的介绍就到这了,希望对墨汁还有其他方面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指教小编更多关于墨的知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
转播
评分
分享
搜索
本版
帖子
群组
用户
热搜:
首席设计
金鼎装饰
版块推荐
百宝箱
My 布拉格
无边框Z9
Z9Max
Z9mini
nubia动态
问题 & 建议
资源分享
爱拍
同城会
牛仔生活
查看论坛所有版块>>
每日签到
论坛任务
摄影技巧
跳蚤市场
互助问答
论坛导读
申请内测
红包中心
每日摇一摇
活动中心
网站地图
官方旗舰店
图文热点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握竹叶的叠加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画竹叶也可以用墨去表现,画竹叶时通过墨色变化能表现出其淡雅高洁的品格,也可适当增
董寿平竹子国画作品集
中国画中的竹子,其美感往往源自墨色的巧妙运用。墨,这个深邃而神秘的元素,在中国画
髡残山水画,是遗民泪与禅门钟声在宣纸上的
髡残的山水画,是遗民泪与禅门钟声在宣纸上的一场悲壮涅槃。这位石溪和尚笔下的峰峦,
古代众多著名画家之中,谁的兰花作品最佳?
枯木 兰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文化传承,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花卉之一,梅、兰
更多
精华推荐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董寿平竹子国画作品集
髡残山水画,是遗民泪与禅门钟声在宣纸上的
古代众多著名画家之中,谁的兰花作品最佳?
清画│渔樵耕读伴双清,远寺夕照北固山
没骨花卉创始人|恽寿平
浅释谢赫“六法论”
更多
社区学堂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握竹叶的叠加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画竹叶也可以用墨去表现,画竹叶时通过墨色变化能表现出其淡雅高洁的品格,也可适当增
董寿平竹子国画作品集
中国画中的竹子,其美感往往源自墨色的巧妙运用。墨,这个深邃而神秘的元素,在中国画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在线客服
客服微博
产品咨询
售后中心
关注我们
手机客户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400-800-8888
周一到周日 8:30-20:30 (全年无休)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8-2015
首席设计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30015号-5
客服QQ: 2977316640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