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开启辅助访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席搜索
百度搜索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资讯
前沿
论坛
BBS
群组
Group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首席设计
»
论坛
›
设计漫话
›
绘画雕塑
›
揭秘"羊毫笔":大量使用在元以后 赵孟頫擅用 ...
揭秘"羊毫笔":大量使用在元以后 赵孟頫擅用
[复制链接]
2654
0
三自
发表在
书法篆刻
2024-10-3 18:34:50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原标题:揭秘"羊毫笔":大量使用在元以后 赵孟頫擅用
羊毫笔的大量使用在元代以后,以浙江湖州所产最佳,传说湖州丝织业发达,所养山羊,也多食用当地种植的桑叶,因此所出羊毫颖尖较长,柔而不软,糯而不硬,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便是以擅用羊毫而知名。
极品的羊毫,其顶端有一截玉白色透明尖挺的锋颖,通常称为“黑子”,只有用“黑子”的毛料,经过加工,才能做成具备“圆尖健齐”四德的良笔。新鲜的羊毫富含脂肪,做成笔后吸墨性差,所以往往通过一段时间的日晒、夜晾天然脱脂,经过这种手法处理的羊毫,称为“宿羊毫”。湖州的羊毫笔一般用“净纯宿”来衡量和标识所制毛笔,“净”是指白净,“纯”是指没有杂毛,“宿”就是指天然脱脂,根据质量,会分为“纯羊毫”、“净纯羊毫”、“净纯宿羊毫”。
纯净的羊毫笔与狼毫笔相比,弹性稍逊,但绝不是软而无力。其蓄水量要大于狼毫,作书易得厚重之气,尤其清代碑学兴盛,羊毫配生宣成为当时的一个标志,因为羊毫蓄水量大,生宣比较洇,写出来的线条厚重,力透纸背,容易得金石味道。如邓石如、康有为、李瑞清、曾煕等,都是当时善用长锋羊毫的高手。羊毫用于作画,一般用于设色或者写意绘画。
对于具体应用,要考虑到所学内容来选择笔,书法方面,如果走“帖学”一路,即王羲之、王献之及其追随者,狼毫这样稍微偏硬些的笔是首选,可以得潇洒流逸之气;走“碑学”一路,如魏碑的龙门二十品,秦汉时期的各种篆隶刻石,羊毫笔是不错的选择,濡墨性能好,下笔有金石气。绘画方面,如果学齐白石、吴昌硕等人的写意花鸟画,笔触大,墨色变化丰富,可以选择羊毫;工笔绘画,狼毫紫毫这样的硬毫笔用来勾线效果最佳,设色用羊毫是最好的搭配;山水画一般偏重于硬毫,当然,羊毫用得好也有意外之趣,但用的不好也容易染上浊气的毛病。 (方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
转播
评分
分享
搜索
本版
帖子
群组
用户
热搜:
首席设计
金鼎装饰
版块推荐
百宝箱
My 布拉格
无边框Z9
Z9Max
Z9mini
nubia动态
问题 & 建议
资源分享
爱拍
同城会
牛仔生活
查看论坛所有版块>>
每日签到
论坛任务
摄影技巧
跳蚤市场
互助问答
论坛导读
申请内测
红包中心
每日摇一摇
活动中心
网站地图
官方旗舰店
图文热点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握竹叶的叠加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画竹叶也可以用墨去表现,画竹叶时通过墨色变化能表现出其淡雅高洁的品格,也可适当增
董寿平竹子国画作品集
中国画中的竹子,其美感往往源自墨色的巧妙运用。墨,这个深邃而神秘的元素,在中国画
髡残山水画,是遗民泪与禅门钟声在宣纸上的
髡残的山水画,是遗民泪与禅门钟声在宣纸上的一场悲壮涅槃。这位石溪和尚笔下的峰峦,
古代众多著名画家之中,谁的兰花作品最佳?
枯木 兰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文化传承,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花卉之一,梅、兰
更多
精华推荐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董寿平竹子国画作品集
髡残山水画,是遗民泪与禅门钟声在宣纸上的
古代众多著名画家之中,谁的兰花作品最佳?
清画│渔樵耕读伴双清,远寺夕照北固山
没骨花卉创始人|恽寿平
浅释谢赫“六法论”
更多
社区学堂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
《竹韵》墨竹子国画中锋画竹竿侧锋刷竹叶掌握竹叶的叠加
画竹叶的技巧有哪些
画竹叶也可以用墨去表现,画竹叶时通过墨色变化能表现出其淡雅高洁的品格,也可适当增
董寿平竹子国画作品集
中国画中的竹子,其美感往往源自墨色的巧妙运用。墨,这个深邃而神秘的元素,在中国画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在线客服
客服微博
产品咨询
售后中心
关注我们
手机客户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400-800-8888
周一到周日 8:30-20:30 (全年无休)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8-2015
首席设计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30015号-5
客服QQ: 2977316640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