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者,乃气之所聚也。————(宋)韩拙《山水纯全集》
云的画法
山有云则动。本来山是静的,因有云在其间飘游浮动,聚散变化,则显出山的灵活生动,也使山的层次厚重深远,含蓄丰富。平常的山看上去不太吸引人,而有了云气缭绕浮动就会使人感到山中变幻不定,充满神奇。山水画中有云与自然界中有云同样使人感到神奇和充满魅力,有云的出现还可使画面构图变化更多,景物布置更随意自如。
清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说:“云烟本体原属虚无,顷刻变迁,舒卷无定。”云体本身也有虚实,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说:“云者,乃气之所聚也。”气有虚实散聚,聚而实者为云头,虚而散者为云脚,云头云脚分明。又有停云与游云两种形态。此外,亦有不见云头云脚,茫茫然一片的不过不管云呈何种形态,总有一种隐然虚实变幻的状态寓于其中。云气也有闲逸舒和、飘扬清明、奔突浓郁等多种形态,皆按季节气候有所不同。画云应仔细观察自然界中云气的变化。
空云法
空云法
在写意山水画中,表现云直接用空的办法来处理是很常见的。在画面中随意留出一些空白都可以表示云,空云的表示法是随意自然而生动的,显示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具体画时,一方面要提前有考虑,另一方面随着画的变化和笔墨的自然生发随意空出,空的位置、空的大小都要与主体景物统一和谐,浑然一体。
勾云法
勾云法
勾云是用线条来表现云的形状及动态,适宜表现流动的云。流动的云,云层淡薄,多在崇山峻岭中缭绕飘浮,自然生动。勾时用淡墨干笔中锋勾写最好,勾的技法与画水相似,但比水勾得要涩些厚实些,云的流动要有厚实感。线要流畅、轻盈、自如、生动,行笔要掌握好轻重疾徐的节奏变化,用笔需灵动活跃,柔和自如,似断非断,盘曲有致,笔要留得住,切忌浮滑,要注意大面积云与小面积的相互照应,要现实云层轻盈流动之情趣。勾云法用于工整有致的山水画作品中,特别在金碧山水中多用。
陆俨少《峡江图》
染云法
染云法
染云法又叫烘云法。古人在讲画云技法时有“吹云弹雪”之说。“吹云”实际上就是烘云法,也就是“染云”。用积染的办法把云层的形状厚度及变化烘染出来,烘云多是表现较静止的云,这种云的云层浓厚而有重量感。积染时既要有动感,还要染得厚实,切忌板滞。积染的墨色变化应注意与其它景物的关系,应追求整体效果的浑然一体。
一般多用淡墨将云的形态、厚度、动势烘托出来,而不加勾线。染云应注意以下几点:云为虚灵飘渺之气,所以边缘线不可太清楚,染时切忌留下生硬的笔痕。注意色度与山、树衔接适度,不可突然。二、云是立体的、有空间关系的,山前山后、山脚山腰、山顶天空都有,或横向展开,或环抱诸峰,或向纵深伸延,不能只在山上山下画云,要在前后关系中表现云气,画出立体感、距离感。三、要注意云块的形态美、势态美,云块的大小、形态、走向、动势,要相互连贯、呼应,于变化中求统一,切不可涣散零乱。四、控制墨的浓淡,注意掌握水分。初学者可由淡渐浓、层层染出,技巧熟练之后,即可浓淡兼施,一气呵成。在矾纸上染云,可用两支笔,一支笔蘸淡墨,另一支笔只蘼少许清水,着淡墨后以水笔晕开,由有到无,渐次过渡,不可留下累累笔痕。在生纸上染云,常要保持纸面的一定湿度,亦可先把纸喷湿或刷湿,然后以不同的淡墨用大笔衬出云形,用墨宜淡,需要深的地方可以再次反复加染。
染云法
擦云法
云气画法的一种,此法可表现云的厚度。笔锋含极淡极少的墨,以侧锋按照云的动势走向顺势擦出云的轮廓,干后可用淡墨渲染以增加层次与变化,注意云外轮廓的虚实与节奏的变化。此法全用干笔擦出云雾的形态神韵,其运作方式与染云法相近,但用墨要淡而干,笔上水分的控制是关键,不能干湿不均,在某些部分结成墨点、墨块而失去云轻雾淡的朦陇之感。作法是先画好山石树木,留出白云,用干笔侧锋擦染云体的边缘,笔作上下运动(坚向用力)。然后用极干淡墨擦云际云隙,使擦笔产生厚薄深浅之变化并与山体自然交接。最后用极淡墨水在擦处过染一次。
擦云法
泼云法
画幅一泼墨为云,根据墨的流动变化或留其白为云,使实景隐现其间,妙境自生。用泼墨法画云,一般表现阴云密布之状。泼云讲究笔势流动,深浅浓淡一气呵成。
泼云法
点厾法
点厾法
陆俨少先生多用此法,以表现横式的云为主。笔锋饱蘸墨水,揿足笔根顺势点去,积点成块,与水墨之中仍然能见到笔迹,所以不同于泼墨。要做到用笔的大小、长短、宽窄的变化,墨色浓淡变化自然、磊落。
陆俨少《黄山松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