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齐白石临摹八大山人的《瓶花》对比分析白石老人过于肤浅

  [复制链接]
74 6
先把八大山人的原图贴出:
瓶花.jpeg
齐白石临摹或者说默写的类似的瓶花
瓶花q1.png
瓶花-1
瓶花q2a.png
瓶花-2
原作和临摹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特点是简单到至简,作品大量留白。以少胜多,少就是多。
无论是花鸟或是山水都是以走心为主的,他笔下的物象非常奇特古怪。大部分都是扭曲的、变形的。尤其是鸟的眼神,没有正常东西。其笔墨多苍劲雄浑,夸张且寓意深刻。
其表达的情感多为孤傲悲怆的,禅意与自由的。
八大山人的作品“笔笔妙不可言”、是中国写意绘画的巅峰之境。其画风和笔墨形态对后世影响巨大。
根据八大山人绘画特点,回过头看看第一幅小品体会会更加深刻。
首先该小品构图奇简,画中间偏左一个瓶子插一枝花,其他均为留白。如果没有落款和印章,这个页面的构图是有毛病的。画面偏了,视觉上也极度不稳定。作者偏右上角使用落名款和印章,这样画面恢复平衡。估计这种构图是作者无意而为之的,后来落款印章位置选择纯属补漏。高手一般都是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的。收拾得得法,往往会有奇怪的失而复得的收效。
这个小品用墨较淡,是典型的淡墨法。为了打破单一,在花上部使用浓破淡墨法。花瓶一笔带过,笔墨结构非常严谨。大小粗细、浓淡枯湿、曲直繁简、聚散疏密全有了。
其他不论,但是从经营位置和墨法及笔墨结构来分析。齐白石临摹或默写的《瓶花》完全失去临摹、默写、学习八大的意义,他连八大山人的鸟毛都没有摸到。
瓶花-1和瓶花-2画的是什么东西?构图全部有问题,不伦不类。少就是多,齐白石化简为繁了。八大山人只是为了画面需要落个名款和印章,齐白石画蛇添足,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墨法和笔墨结构这块,齐白石对八大的原作压根就只看没有经过脑子。估计齐白石对什么叫笔墨精神、笔墨结构都不懂,他不知道八大这副小品好在哪里,就根据自己模仿感受直接画。只画出一个似是而非的没有任何灵魂的墨团,这种毫无目的的临摹纯属浪费时间。
如果说齐白石的作品还有一点点看头,那就是他生活在一个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年代,用毛笔这块,齐白石不似今人如此漂浮。那个年代随便找个会写毛笔字的应该都写得不错的,唯独齐白石居然能大胆到以此手艺谋生的境地,这种背水一战的精神倒是可赞!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6 个评论

风雨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的出名是外贸内销,在不懂中国画的日本因国画成名,然后在国内卖画。这个就像在克莱登毕业的大学生回来搞个4+4直接博士毕业一样。不认识到这点,任何评价齐白石都是不客观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风雨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匠齐白石和道士阿炳相比,在专业上阿炳更胜一筹,齐白石在政治上更会钻营投机。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风雨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政治上的投机让其获得相关的头衔并具有相关的行政能力,当他称为美术家协会主席时候,他其实是一个官了。并且是一个头衔一大堆的“官”,从此以后春风得意。让人大跌眼镜是他居然收了一大堆徒弟,其实这些徒弟中真正爱画画的,都比他画得好。权力是一幅春药,让所有人蠢蠢欲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风雨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大半个花坛都是他直接或间接的徒子徒孙,中国大半个花坛师传于一个没有师传的清朝木匠,这难道不是一个笑话?!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风雨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过去的名家切莫人云亦云,要客观去分析,不然会迷路。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风雨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像现在画卖得很火,名气很大的画家。他们之所以火,之所以名气大,有很多和绘画或者说中国书画并没有关系。如果错把这些画坛痞子的作品误以为是好的东西,并加以传承,那是大错特错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