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山水画米点皴技法解析

[复制链接]
28 0
山水画米点皴技法解析
米点皴是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首创。其笔法源出于董源、巨然的披麻級。以润笔横点写山体,墨色浓淡层次有韵味,表示雨后山峦云雾缭绕的景色。这种风格的画中,连树林也用横点,树干不见根部,亦似浮在云中,与山体风格浑为一体。米点最宜表现雨润云浓的江南山水。因此又被称为“米派云山”或“米家山”。又由于横点层叠,也称为“落茄皴'
e1fe9925bc315c60a174c4f4c656ea1f4854773f.jpg

图一是宋代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图中山峦顶部墨色深,渐下渐淡。右前方的山峦能略见勾线的披麻皴痕迹。山峦前淡后深,层次分明。画云用勾云法,再以淡墨泣染山峰及云层,凸现出云层的厚度。
738b4710b912c8fcee6bf295b6e4b349d48821c4.jpg

图二为近代著名书画家、鉴赏收藏家吴湖帆《夏山欲雨图》局部。先以淡笔泼写方法点出山形,再以深浅不同层次的汁绿,横点山峦苍郁的树林。在点写山体时,留出缭绕在山腰间的白云。左下方的大笔横点,是米派云山常用的画树方法,被称为“大混点”,山体上的小横点被称为“小混点”。大、小混点是组成米家云山的重要笔法。
米点皴技法说明
3c6d55fbb2fb431644d5ec776a43672f0bf7d3ec.jpg

图一、笔根含淡墨,笔头调浓墨,笔内含墨从深至淡,含水适中,以略带向后按、拖的运笔方法,自山顶始阔笔横点,点与点之间要略有重叠而连贯,才能结构成山体,反之则如一串浮萍,一片松散。山体顶部墨色浓重,渐下渐虚而枯。此时,要注意留白处的云层外形安排自然得当。当笔较枯时,可勾部分受光的近山,并施以数笔“披麻皴”,但要注意自然地过渡,不能牵强脱节。
6a63f6246b600c3314e6a0d050ab7003d8f9a17a.jpg

图二、待第一层墨色干后,以淡笔渲染润色,最后视山体层次需要,以干笔略加点醒。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